关于取得伟大成就的动力,核心问题是,它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人们做某件事是因为受到自己内心的推动,还是受到外界的诱使?我们大多数人相信,动力归根结底是内在的,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人们数十载如一日地忍受痛苦和付出巨大代价去刻意练习,除非他们受到自己内在动力的驱使。有很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关于研究创造力的动力时,就集中于动力来自内心还是外部。这一研究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创造力在许多领域都代表了最高水平的杰出表现,表明人们超越了旧有的成就,做出了新的贡献。其次,创造力与其他任何领域的有效做法一样,都需要高度专注和集中,这恰恰是最苛刻最难持续的因素。

  众多领域的研究不断发现,富有创造力的成就和内在动力是紧密相连的。创造型人士专注于任务(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他们个人(解决这个问题会为我带来什么)。在科学和数学领域表现超群的年轻人,总是比表现平平的同龄人更有内在动力。人们发现,做出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对他们从事的领域总有着极端的热忱。大量具有创造力的杰出人士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非常热衷,数十年如一日地寻求对科学、商业、艺术的重大难题的答案。

  纵观各方面,结果似乎都是一样的。在数个心理测试中,内在动力分数高的人总能持续不断地做出被认为具有创造性的成就。反过来,在更具创造性的领域里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研究型科学家等,内在动力测试的分数也更高。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教授在自己的著作中解释说,有一种特定的机制(可能是许多存在的机制之一)可以将内在动力和刻意练习的需求联系起来。他的著作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项工作,时间仿佛缓慢下来,人的心情变得非常愉快,工作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这种兴奋状态来自这种挑战和个人能力正好相匹配。太容易,事情就会乏味;太困难,就会导致受挫感。人们做事时,必须寻求更大挑战,然后调动更高水平的技能去迎接挑战,从而一直感受到“心流”。奇克森特米哈伊说,这正是许多追求创造性工作的人所感受到的,这个过程刚好和不断推动人们超越自己的刻意练习平行发展。

  “心流”这个概念也许可以帮助解释不懈练习的动力的某个特别疑问。之所以说“也许”,是因为这项研究并没有展开。但是,刻意练习的理论总是和现实生活产生一些小冲突。在刻意练习的理论中,练习本身并没有什么乐趣,因为它需要人们不断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因此会不断失败,这是合理的。但在研究中,至少在体育领域,那些杰出表现者的感受却与理论相反。在对摔跤、滑冰、足球、曲棍球和武术运动员的调查中,训练能让运动员感受到相当大的乐趣。正如网球冠军莫妮卡·塞莱斯(Monica Seles)在1999年对《纽约时报》所讲的那样:“我真的喜欢练习和训练之类的事情。”

  埃里克森调查的小提琴家的感觉却跟这些调查报告截然相反,小提琴家们把练习列为相当痛苦的消磨时间的方式。区别很可能是,运动员喜欢练习,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它是社交活动,而小提琴家的练习则不是如此。但是从更深层来看,刻苦练习可能满足了某些人内心的某种需求,所以他们能在数年保持高强度的练习水平。这样看来,练习能使人产生高度愉悦的“心流”体验,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也有可能有一些更深层的因素在起作用。在自然科学、数学等领域,对未解难题的着迷程度似乎激发着年轻人。在对多个行业表现卓越的年轻人展开的调查中,本杰明·布鲁姆发现有些人从幼年时就潜在拥有这种动力,“对于大多数数学家来说,发现难题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比得到高分、受到老师赞扬重要得多,有趣得多”。许多针对科学家的调查都有着类似的发现:他们因新难题而兴奋,不仅从解答中享受乐趣,也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享受到回报。

  在商业中,动力已经成为无数的调查研究、书籍和参考资料的主题。在有史以来被转载最多的《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中,居第二位的是1968年刊登的一篇有关动力的文章(第一位的是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不过此类调查大部分都是专注于激发员工的动力,而不是激发杰出人士的动力。这些研究揭示了多种多样的动力,但几乎所有的动力都是内在的,其中可能包括对成功的渴望,对高于他人权力的渴望,甚至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渴望。不过,这些动力几乎都不是外来的,我们从那些优秀的经理和企业家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当他们积累了此生享用不完的财富、赢得别人梦寐以求的名利之后,仍然坚持工作,努力做到更好。这都说明了内在动力是最强烈的。

  然而这肯定不是全部的答案。内在动力可能是主要原因,但每个人,包括最成功的人,在关键时刻都会对外部动力有回应。沃森和克里克曾为揭开DNA的结构而通宵达旦地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和别的研究小组赛跑。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时也是废寝忘食,他知道自己在和伊莉莎·格雷竞争。结果,贝尔因早到专利局几个小时而胜出。推动这些人的绝不仅仅是痴迷和乐趣。

  对创造性成就的催生因素进行广泛调查后,哈佛商学院的特丽莎·阿玛比勒(Teresa Amabile)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假设:“内在动力对创造力是有利的,外部动力则有害。”要理解她认为外部动力是坏消息的原因并不难,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阿玛比勒做的一个研究项目中,女大学生被要求用纸做拼贴画。其中一半人被告知,他们的作品将由艺术系毕业生来评判;另一半的人则被告知,研究人员只是想研究她们的心理,对拼贴画本身没有多大兴趣。作品完成后由艺术家小组评审,发现前者远远没有后者有创造性。其他研究也表明,几乎所有外来的限制或控制行为都将降低创造性,连有人在一旁观看都是有影响的。甚至为工作提供奖励,也不如什么奖励都没有更能激发创造力。

  这些发现在其他研究中多次重现,但指向另一些方向的研究则得到不同的发现。外部动力分为多种,不是所有的外部动力都限制创造性,有一些会提升创造性。具体来说,能够增强内在动力的外部动力尤其有效,例如,对能力的褒奖就很有效。单纯对别人创造力的评价会降低创造力,但如果是恰当的个人反馈,却能提升创造力。用阿玛比勒的话说,要有建设性,不威胁,对事不对人。对帮助别人做他们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的反馈,往往就是有效的。即使通常会扼杀创造性的直接奖赏,如果是正确奖赏的话,也是有裨益的,比如给予更多时间、自由和资源,让他们追求令人兴奋的奖励。这些发现促使阿玛比勒更正以前的设想:内在动力仍然是最好的,外在的控制性动力仍然不利于创造力,但强化内在动力的外在动力很有效。

  我们一直仔细研究激发创造力的动力,原因就在于,它能告诉我们是什么使人们在高成就的苛刻要求下坚持下来。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在某些情况下,外部动力还是大有帮助的。比如,我们所说的创造性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多大创造性。一旦问题被明确并得到解决(这是创造性部分),就需要评估解决方案,并把已经做过的事情详细记录下来和别人沟通。这些工作是很辛苦的,我们上面谈到的外部动力能帮助事情进行下去。

  更重要的是,掌握某种技能是刻意练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有时也可以从外部动力中受益,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即使对于布鲁姆调查的精英人士而言,他们在刚起步时也需要足够的外部动力。正如其他父母一样,精英人士的父母要求他们练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要求没有得到回应时,父母会不得不发出威胁,但经常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内在动力。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某件事情,怎么威胁都没用。

  其他的外在动力也很重要,虽然其目的只是帮助孩子在刻意练习的挑战中坚持下来,这和阿玛比勒指出的创造力的有效外部动力是相当一致的。教练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专注于任务本身和如何改善上。一些老师追踪学生们的表现,以此告诉孩子他们正在不断进步,而且还能继续进步。竞赛有着激励作用,因为做得好或赢得比赛能得到赞赏。由于表现出色而赢得关注和称赞,都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逐渐为他们自己的动力而负责”,布鲁姆报告说。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这时外部动力仍起到一定作用,学生们想在公开表演和比赛中有突出表现。部分原因是,这样做能证明他们在不断进步,不断靠近目标,这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这样做也能让学生和顶尖高手一样,意识到他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最高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已不满足仅仅得到他人的赞赏,更多的是内在动力在激励他们。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